在清洗消毒过程中,如何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?
在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过程中,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和健康需从人员资质、防护装备、作业规范及应急管理等多方面落实,以下是具体措施:
一、人员资质与健康管理
持证上岗
操作人员需持有《消毒员证》《水质检验员证》等专业资质,并定期接受安全培训(《二次供水系统消毒清洗操作规范》2025-9-9)。
必须提供有效的健康证明,避免传染病患者参与作业(《清洗二次供水水箱的安全要求》2025-9-20)。
专项培训
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(如缺氧风险识别)、消毒剂规范使用、应急救援流程等(《二次供水系统消毒规程》2025-8-20)。
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强化安全意识(荥阳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案例,2025-10-11)。
二、作业防护与设备要求
个人防护装备
作业时需穿戴防护服、口罩、防滑手套、护目镜及安全绳,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尖锐部件(《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操作规程》2025-10-11)。
进入水箱前需对自身消毒,防止污染水质(庆阳市供排水公司案例,2025-8-14)。
环境安全控制
通风与检测:严格执行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流程,使用气体检测仪确认水箱内氧气、有毒气体浓度达标(荥阳市自来水有限公司,2025-10-18)。
照明与防滑:配备防爆照明设备,清理水箱内锋利钢结构“拉筋”,防止划伤(同上)。
三、规范操作流程
消毒剂使用安全
含氯消毒剂(如次氯酸钠)需按0.05%-0.1%比例配制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,配制时需在通风环境操作(《二次供水系统消毒规程》2025-8-20)。
消毒后彻底冲洗至中性,防止残留危害(《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操作规程》2025-10-11)。
有限空间作业监护
水箱内作业需安排专人全程监护,每15分钟确认作业人员状态(《二次供水系统消毒清洗操作规范》2025-9-9)。
设置应急通讯设备,确保内外联络畅通(宁德市清洁行动案例,2025-9-1)。
四、应急与健康保障
应急预案
配备急救箱、氧气瓶等应急物资,作业人员需掌握窒息、中毒等突发情况的急救措施(《医院水系统安全防护要点》2024-8-28)。
高温季节避开正午作业,防止中暑(荥阳市自来水有限公司,2025-10-11)。
后续健康监测
作业后及时清洁身体,更换衣物,避免消毒剂残留引发皮炎(《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制度》2025-9-5)。
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,关注长期接触化学试剂人员的健康状况(《守护水质安全》2025-4-25)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系统性降低作业风险,确保人员安全与供水卫生双达标。实际执行中需结合地方规范(如上海季度清洗要求)和现场条件动态调整


